为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济南市商业网点建设,依据《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现状评价报告》,现发布现阶段济南市市区商业网点建设引导性建议意见。
一、发展方向
2011年,市区商业网点建设重点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结构,进一步提升、转变商业网点发展方式。
(一)零售网点
1、建设总量
年内,可配置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20处左右,合计总营业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3-4处,大中型超市8-10处,大型专业店(专卖店)4-6处,百货店4-5处。
2、网点业态
--城市商业中心。重点发展综合性购物中心、高端百货店、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大型专业专卖店。
--区域商业中心。重点发展综合性购物中心、百货店、大中型专业专卖店。
--社区商业中心。重点发展社区购物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网点。
3、经营方式
重点发展两种经营方式:一是连锁、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方式;二是体验消费、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
4、集聚形态
重点发展商业街、城市商业综合体等网点集聚形态。其中,商业街重点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商旅一体化特色街区和特色休闲街区。
(二)商品交易市场
1、重点领域
一是一级、二级农副产品(含海产品)交易市场;二是区域性大型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三是面向全国和区域流通的大型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
2、重点方向
重点发展与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结算技术和展销技术结合紧密的商品交易市场。
(三)农副产品销售终端
农副产品销售终端包括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和生鲜店。合计建设8-10处农副产品销售终端。
二、布局重点
(一)零售网点
1、优化提升区域
泉城路、经四路、西市场、山大路和花园路等商贸发展带以适度控制网点增量、优化提升网点存量为发展主线。在以上商贸发展带内,结合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改造,重点发展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的大型专业专卖店和高端百货店,适度发展中低端百货店,控制发展大型超市等其它网点。
2、规划新建区域
重点结合奥体文博片区、唐冶新城、西客站片区和花园路片区的建设规划,加快城市级和副城市级商业中心的规划;重点结合小清河整治改造等市级城市专项建设规划,加快特色商贸发展带的规划和建设。在以上发展区域,重点发展综合性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专卖店等商业网点。
重点结合奥体文博片区、唐冶新城、西客站片区、长清片区、小清河片区的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网点,重点发展社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便利店和商业服务网点。
3、功能融合区域
重点结合二环东路金融商务区、山大路文化教育区、明府城片区、重大交通站点、重大公共设施等区域的建设,重点发展配套商业网点、商务休闲、商务快餐、特色餐饮、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商业及商业服务网点。
4、便利生活区域
历下区的窑头路、山师东路、康虹路、林家庄等区域,市中区的建宁路、阳光舜城、领秀城、舜玉小区、青龙小区等区域,槐荫区的段兴东路、明星小区、长途客运西站、张庄路、匡山小区中路、幸福街等区域,天桥区的标山路、无影山北路、师范路、生产路等区域,历城区的华信路、洪家楼南路、七里河路、南全福大街等区域,长清区的中川西街、文昌路等30处发展区域内,重点布局标准化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大中型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等8种社区商业必备性业态的商业服务网点。
(二)批发网点
1、发展重点
重点在二环路以外物流条件较好、客流通达性较好的区域发展农副产品(含海产品)一级、二级市场网点、大型生产资料商品交易市场和大型工业消费品市场网点;重点在1市3县及城郊优先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产地市场。
2、引导重点
(1)在二环路以内区域不再新增批发类市场网点。
(2)二环路内现有农副产品(含海产品)交易市场逐步引导向城郊发展,部分条件成熟的交易市场发展成为二、三级交易市场或改造为其它零售商业网点。
(3)二环路以内的大型生产资料逐步引导向城郊发展,部分条件成熟的网点通过商流、物流分离整合进一步提升。
(4)大型工业品消费品交易市场逐步引导向城郊发展,部分条件成熟的网点通过商场化改造进一步提升。
(三)农副产品销售终端
鼓励标准化菜市场建设。
三、规划引领
各区应在2011年末完成区级商业网点规划或网点建设指导意见,形成商业网点建设指导内容。
各县(市)商业网点主管部门应根据济南市对市区商业网点引导性意见,编制和发布针对县(市)商业网点建设2011年引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