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上,济南市一批善于创新的外贸企业以品种各异、质优价廉的高科技品牌产品颇得外商青睐,玫德管件、九阳豆浆机、重汽重卡、元首针织、轻骑摩托等科技含量高、比较优势明显、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交量大幅攀升。
济南外贸的精彩不仅仅在广交会。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对外贸易更是成绩斐然。1-9月份,全市进出口总值78.45亿美元,同比增长47.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9亿美元,增长60.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5.2个百分点、全国37.5个百分点,9月份当月出口6.47亿美元,同比增长83.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外贸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实现快速增长。“置身于无法自控的国际市场中,如果只是一味贴牌生产和简单加工,必将受制于人,要谋求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必须走自主品牌之路。”济南市商务局局长史同伟介绍,济南市以“开放商务”理念引领外贸工作,紧盯国际市场、牢牢把握国际市场最前沿的需求动态,助推企业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以品牌赢得国际市场,使外贸出口转调之路迈上通往国际市场的康庄大道。
成熟品牌 笑傲国际市场
广交会一期以机电、建材为主,济南市参展的47家企业中,重汽、玫德铸造、九阳等成熟品牌斩获颇丰,其中重汽一举拿下4000万美元订单,玫德铸造在稳固老客户关系的同时签下2500万美元新的订单,九阳客户数量和订单较以往也有了大幅提升。
对于品牌建设,玫德铸造副总经理亓晓玉感触很深。
这家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专业管路连接件生产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一度游离于破产的边缘。公司成功改制后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上以品牌开拓市场的道路。
为培育国际品牌、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玫德铸造公司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不断创新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并分别在1996年和2001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产品还分别获得美国UL、FM和NSF,加拿大CUL和CSA,英国BSI,德国DVGW,韩国KS,土耳其TSE,西班牙TUV和以色列SII等国的产品质量认证。
亓晓玉介绍说,玫德铸造历经多次波折而不倒,反而愈挫愈勇,靠的就是过硬的品牌产品。
这其中有1993年的原材料大幅度涨价、1997年上半年“迈克”商标在美国被抢注、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欧盟和土耳其反倾销应诉失败、2002年的美国反倾销等等。
风雨之后见彩虹。公司由一个濒临倒闭、名不见经传的亏损企业,已经发展成亚洲和世界上最大的管路连接件生产厂家之一,公司迈克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同行业属首家,也是目前中国同行业唯一一家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权威机构评估迈克牌商标价值31.5亿元。
亓晓玉说,公司预计今年产品出口额将超过去年,达到2.5亿美元。
不仅仅是玫德。重汽、浪潮、元首等济南市外贸成熟品牌均是战果丰厚。今年1-9月,重汽集团订单数到发货数都出现翻番增长,出口额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94.7%,继续保持行业第一水平。
作为我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力诺光伏2009年出口额仅为3015万美元,2010年猛增到9917万美元。今年1-9月份,出口9579万美元,同比增长53.8%。预计全年出口将达到1.6亿美元。
据统计,1-9月份,重汽、济钢、玫德、省冶金设计院等45家过千万出口企业出口3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2%,占全市出口的70.7%。
此次广交会一期交易中,中国重汽、轻骑摩托、玫德铸造、九阳家电等成熟品牌企业展位数18个,占总数的22%,成交7480万美元,占一期交易总量的68%。
品牌创新 志在以“智”闯世界
全球通胀、债务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无疑将给本次广交会带来诸多沉重的话题。而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又让外贸企业纠结于利润大小和订单多少的选择当中。
创新,以“智”闯世界再次成为广交会参展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共识。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家云认为,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知名度和技术含量低,一直是我国外贸的短板,济南也不例外。外贸企业没有自主品牌,缺少国际市场话语权,国际市场竞争力自然就弱。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动荡加剧,不稳定因素增多,一些主权国家债务风险增大,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问题使得世界经济复苏的通道变窄,我国外贸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外需不振、要素成本集中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王家云介绍说,济南现有出口中小企业多是贴牌出口,要提高自身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品牌、技术和营销为重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以抢占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主动权。
2009年以来,济南市加大了对外贸易扶持力度,增列1000万元的外贸发展引导资金,用于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转变发展方式。
在政府引导资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从贴牌加工和初级生产的低层次竞争中走出,同时,尝试创建和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队伍正在悄然壮大,不少外贸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实现设计创新、服务创新和品牌创新,靠“智慧”闯世界。
一批新兴出口品牌力量的涌入,不仅将大幅提高企业的出口附加值和效益,也将成为引领济南外贸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一股澎湃激昂的内在驱动力。
浪潮集团通过自主产品的研发、创新,开发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服务器和半导体照明等高端技术。因为浪潮的存在,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高端服务器研发技术的国家。
特别是2008年,浪潮承担国家“十一五”863重大专项——— 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的研究,并于去年底研发成功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之后,彻底改变我国在金融、电信等高端市场因国产服务器技术能力不足而依赖国外品牌的尴尬局面,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
正因为浪潮集团独具的技术优势,不仅在“风调雨顺”的今年取得出口大幅增长,即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依然逆势创造了出口最好成绩:TS10000高效能服务器出口沙特阿拉伯用于其农产品基因研究,实现我国自主品牌服务器出口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服务器已初步具备与国际厂商展开全球竞争的实力;与加拿大PublicMobile公司合作,为其提供通信软件服务,这是浪潮的软件产品和IT服务首次在发达国家市场取得突破。该公司2011年预计对委内瑞拉出口近25万台套,超过1.5亿美元。
“技术服务首先要掌握核心技术。”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魏新民说。这家曾经归属省冶金厅的科研院所,在辅业整体改制后步入发展快车道。从2002年1700万元的总收入,发展到去年的20亿元,靠的就是以核心技术服务国际业务。
他们为钢铁行业推广循环经济的“三干三利用”方法贡献了“两干”(高炉干法、转炉干法),并成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目前,这家企业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四,从过去的设计、设备采购经营思路转变到工程总承包,拥有冶金、建筑、矿山、工程咨询四项甲级资质,在特色技术研发上具有优势,仅国际领先的技术就有十余项。在印度、东南亚以及巴西、南非、东欧等新兴市场收获颇丰,今年以来外贸销售收入达到16亿元人民币。
济南市着眼于国际品牌建设,以高端技术和高端市场为方向,准确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实施了外贸“6126”工程,加强对全市出口6大行业、10大市场、20大类商品和60家企业的监测和扶持,突出抓好钢铁制品、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电产品等我市传统优势产品出口。
市商务局局长史同伟分析,促使我市外贸从危机中较快恢复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而其中,政府外贸引导资金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使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推进了出口商品品牌建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
品牌培植 济南尚需发力
据介绍,济南市外贸企业虽然在开拓国际市场和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但品牌意识还需增强。
培育外贸企业自主品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和奋斗过程,既不能望而却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引导企业统一认识,加大投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企业的积极和主动,也要有政府的鼓励和推动。
扶上马、送一程,对此,政府责无旁贷。
据了解,商务部早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在全国开展创名牌出口商品工作,加快培育和创立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和竞争力的系列化名牌出口商品。1999年,确定并公布了包括家用电器、自行车、摩托车、纺织服装、轻工消费品、信息产品、机械、食品和药品等九大类商品在内的”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名单,并公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国家商务部联合七部委于2006年6月联合发布《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对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更加突出了引导和促进企业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改变贴牌生产状态、打造一批出口名牌商品的政策导向。希望通过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带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保障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指导思想将从以量取胜、以质取胜转变为以品牌取胜。
特别是今年3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务院新闻办、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八部委联合发起,在全国开展“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旨在强化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在重点出口行业、领域培育、树立更多优质企业典型。
此后,各省市培植外贸出口品牌的举措相继出台。
比如,福建省2007年出台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设立境外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体系等工作,并率先在全国提出建立“福建省外经贸厅重点培育与发展出口名牌”体系,并研究出台了《福建省外经贸厅重点培育与发展出口名牌评比暂行办法》,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自主品牌通过省级出口名牌的认定,综合应用省级外贸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资金等各种政策扶持措施,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出口品牌培育机制。
再比如,杭州市今年启动了外贸商品质量提升暨品牌建设年活动,进行包括举办2011外贸商品质量与品牌高峰论坛,举办的“中国品牌出口商品美国展”和12个国际顶级品牌展会,在服装、家纺、家具、户外产品等特色行业开展外贸商品质量设计大奖赛等多项活动,并已经累计认定三批共130家“杭州出口名牌”企业,有41家企业上榜“浙江出口名牌”名单。计划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300个出口名牌,其中市级以上出口名牌达到200个。
济南外贸 蓄势待发谋跨越
“外贸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固然非一日之功,也需要较大投入和较长过程,但即便是万里长征终须要迈出第一步。”王家云说,“只有起步才能够进步,一个具有国际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品牌,绝对不是等来的。”
就企业品牌而言,济南外贸企业分为三类,一是成熟品牌企业,出口稳定、且发展势头强劲;二是传统品牌企业,却因种种原因处于徘徊或者倒退状态;三是亟待培植的中小企业。
就以上三类企业的品牌发展之路而言,成熟品牌企业需要快马加鞭再提升;传统品牌则需要卸掉包袱、挖掘潜力轻装上阵重振雄风;而第三类多数是中小企业,是潜力股,他们也通过技术、产品创新等方式在塑造品牌,但仍有不少企业特别是来料加工企业,在贴牌生产的同时,没有自主品牌、还需自创品牌;即便有自己的品牌,也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自身竞争优势,加大品牌策划宣传力度。
在企业出口品牌建设的资金扶持上,济南市和省内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和其他沿海发达地市差距更大。
专家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商场、培育民族品牌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同时也要对外向型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中方向对、路子好,进出口成效明显的企业进行奖励,以产生联动和示范效应。
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科技含量、强化政府靠前服务等有效举措,济南市对外贸易将力争实现三大目标:
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全市出口产品自主品牌达到100个以上;“十二五”末,全市自主品牌出口实现2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