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官微二维码
首页
>主要业务>对外经济>对外经济合作
提高"走出去"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12-12-19 14:58 信息来源:济南市商务局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多年来,我国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截至201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累计424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均超过30%。企业海外投资经营区域和产业多元化进一步推进,跨国并购日趋活跃。对外投资与承包工程和资源开发相互结合,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型投资运营项目和特许经营项目不断增多。企业全球化经营程度得到提高,实力不断增强,1.8万家境外企业已形成资产总额累计近2万亿美元。大部分境外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帮助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好地实现了中外双方互利共赢。“走出去”在平衡国际收支、缓解贸易不平衡压力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初步建立起“走出去”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指导和促进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加快推动对外投资合作法制化和便利化,相继颁布实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制定施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发挥宏观规划的引导作用和支持政策的杠杆作用,编制《对外投资合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各类“走出去”境外规划,丰富完善金融信贷等各项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做好与投资东道国的文化利益融合和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出台《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增强公共服务职能,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建立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加大“走出去”人才培训力度。加强境外安全权益保障,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安全权益保护体系建设,制定《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境外风险提示》预警信息,编制《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指导企业妥善应对境外安全风险。加强多双边机制建设,积极为企业营造公平宽松的外部环境,保障企业境外合法权益。“走出去”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截至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排名世界第13位。中国企业与成熟跨国公司相比,大多仍处于中、低端行业,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有限,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偏小,项目管理和融资能力不足。政府服务促进工作有待完善,金融、法律、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尚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同时,现阶段“走出去”的形势日趋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突出问题,企业面临着境外安全、政治、中外融合等诸多风险和挑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球范围内投资活动仍不活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显现。全球热点地区冲突不断,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面对的外部障碍和政治阻力有增无减。

  尽管如此,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仍十分巨大。当前全球化进程继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经济复苏,国际直接投资初现回升势头。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打击,部分欧洲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财政紧缩、企业投资乏力,形成对外来资本的急剧需求,相对放宽一些领域的投资限制,我国企业参与跨国投资并购的机会增多。全球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间巨大,多数经济体积极欢迎外国资本参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业对外投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走出去”将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要的推动力和增长点,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积极防范、妥善应对各类风险,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加快推动“走出去”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破解各种难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好几项基本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尊重东道国发展意愿,强化企业境外责任意识,加快中外文化利益融合,促进双方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发挥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自主决策的主体作用,政府通过引导和服务,为企业创造外部发展条件。坚持市场和资源并重的原则,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走出去”目的和方式多元化。坚持促进发展和风险防范兼顾的原则,强调“走出去”发展质量和水平,循序渐进,增强风险和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我们希望广大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要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走出去”盲目性,提高“走出去”成功率。一是加强科学战略决策。制定清晰明确的经营策略和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选择好跨国经营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避免扎堆投资和无序竞争的短期行为,最大限度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二是加快与当地融合进程。完善海外社会责任治理机制,加强派出人员培训教育,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对外树立良好形象,与当地和谐相处,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高属地化经营管理程度,保障当地员工合法权益。三是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加强对投资国法律政策及投资环境前期研究,认真做好国别、项目和人员财产安全风险评估及成本核算工作,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防范应对各类境外投资经营风险。四是重视项目安全质量。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在外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我们相信,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对外投资合作企业一定能化解各种风险,战胜各类挑战,“走出去”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