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官微二维码
首页
>主要业务>服务贸易>服务贸易
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发布日期:2017-05-08 15:45 信息来源:济南市商务局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2016 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16 年,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服务进出口总额5348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2%。其中服务出口 18194 亿元,增长 2.3%;服务进口 35291 亿元,增长21.5%。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1、服务贸易地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中的比重持续攀升,由 2011 年的 10.3%上升到 2015 年的 15.3%。2016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进一步升至 18%,较 2015 年提升 2.7 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服务产业日益成长壮大,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国家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2012-2015 年, 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 16.1%,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速近 8个百分点、高出其名义增速 7 个百分点。2016 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增长 14.2%,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6.7%的实际增速和 8%的名义增速。服务贸易为中国外贸平稳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传统服务贸易逆差持续上升

 

        2016 年,传统三大服务行业(运输、旅行、 建筑服务)进出口合计为 39220 亿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 73.3%,比 2015 年提高 2.42个百分点。运输服务受到国际货物贸易低迷影响,进出口仅微幅增长1%,金额为 7174 亿元。建筑服务进出口 1410 亿元,同比下降 15.6%。与运输和建筑服务低迷不同,旅行服务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增速达22.6%,规模达到 25136 亿元,占服务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57.3%。其中出口增长 3.1%,进口增长 28%。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放缓,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粗放,缺乏多元化、复合型、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意识亟待加强、营销推广创新不足。旅行进口高速增长则与境外购物游上升有较大关系,据《全球旅游购物报告2015》,中国游客购物费用占人均境外消费的 55.8%。由于出口增长放缓、进口持续高增长, 2016 年旅行服务逆差进一步扩大,规模达15970 亿元,增速达 44%。

 

        3、新兴服务贸易表现抢眼

 

        2016 年中国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长高达74%,其中出口增长 49.1%,进口增长 96.2%。广告服务增长 37.9%,其中出口增长 46.7%,进口增长 20.2%。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管理咨询与公共关系服务、广告、展会、知识产权、个人文化娱乐、维护和维修服务等贸易进出口增长均超过 10%。信息服务、广告服务、保险服务等所占份额上升,表明服务贸易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 1 2016 年中国各行业服务进出口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商务部服贸司。

 

        4、服务贸易发展区域分布结构趋于优化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产业基础较好,再加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效果显著,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力军。 2016 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前五大省市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金额分别为9787 亿元、 9651 亿元、 9328 亿元、 4140 亿元、 2950 亿元,合计占服务进出口的 67%。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国中西部地区服务进出口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全国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2016 年,中西部地区服务进出口达 9053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 17%,比 2015 年提高 2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差距有所收窄,区域分布结构趋于优化。

 

        5、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效果显著

 

        2016 年, 15 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合计实现服务进出口26785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服务进出口的 50.8%1。长江经济带沿线 11个省市合计实现服务进出口 21762 亿元,占全国比重为 40.7%。其中,上海市服务进出口占全国的 18%,占长江经济带省份中的 44.3%。京津冀地区合计实现服务进出口 11543 亿元,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21.6%。其中,北京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国的 17.4%,占京津冀地区总额的 80.8%。

 

        6、服务外包发展势头良好

 

        2016 年中国服务外包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国企业新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首次突破 1万亿元大关,达到了 10213亿元人民币,增长 20.1%,执行金额 7385 亿元,增长 17.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 6608 亿元,执行额 4885 亿元,分别增长 16.6%和 16.4%。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约占世界市场的 33%,位居世界第二,离岸外包执行额占中国服务出口总额的 1/4。

 

        二、 2017 年 1-3 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17 年 1-3月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109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9.2%,增速较 2016 年全年下降 5 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3393 亿元,增长 4.5%,高于 2016 年全年服务出口 2.3%的增长率;服务进口 7527 亿元,增长 11.4%,增速较 2016 年全年下降 10.1 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 4134 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 37.9%,较 2016 年全年略有上升。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地区包括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和哈尔滨新区、江北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西咸新区等15 个地区,由于缺乏新区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此处用新区所在城市数据替代。

 

图 2 2017 年 1-3 月中国分行业服务进出口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商务部服贸司。

 

        1、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增速较快

 

        2017 年 1-3 月,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总体实现快速增长,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 信息服务、法律、广告、 展会、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维护维修服务等增速均超过 10%。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 45.9%,达到 510 亿元;电信服务增长 64%,达到52 亿元;计算机服务增长 30.4%,达到 674 亿元; 信息服务增长 19%,达到 26 亿元;法律服务增长 18.1%,达到 42 亿元;广告服务增长 10%,达到 109 亿元; 展会服务增长 19.7%,达到 35 亿元;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长 17.4%,达到 53 亿元; 维修服务增长 13.8%,达到 121亿元。深圳、上海等地区在开展服务贸易创新试点过程中,积极推进政策创新,在知识产权和电信服务等相关领域先试先行,有效推动了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

 

        2、多重因素导致旅行服务下降

 

        2017 年 1-3 月份, 旅行服务贸易增速放缓, 主要受前期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贬值削弱境外购物能力影响。 2016 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 6.4936 跌至 6.949,贬值 6.6%, 人民币兑 CFETS、 BIS、SDR 篮子货币分别下跌 5.8%、 5.1%、 3.4%; 2017 年 1-3 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 6.88 左右。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调整旅行服务统计口径,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采用旅行支付渠道数据编制旅行收入和支出数据,对于“以旅行之名,行投资之实”的数据进行了还原处理, 剔除了境外购房和境外购买投资性保险产品等数据,挤出了统计数据中的水分,也导致旅行服务增速下降。

 

        3、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服务外包强劲增长

 

        2017 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 1463 亿元,增长8.7%。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 935 亿元,增长 5.3%。分区域看,东部省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 895 亿元;中西部地区离岸服务外包 39 亿元,增长达到 17%,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表明部分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外包业务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从境外市场看,中国承接美、日、欧等传统市场中的服务外包执行额总共达到 449 亿元,增长均超过 10%。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额 261 亿元,执行额 163 亿元,分别增长 33.9%和 18%,其中执行额占离岸服务外包的 17.6%,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增长的新动力。

 

        三、 2017 年中国服务贸易展望

 

        1、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从国际来看,随着市场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逐步提高,全球货物贸易呈现回升态势。根据世界银行预测, 2017 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到 4.2%。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促进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加快流动,服务贸易,各行业领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货物贸易逐步回稳,有望带动运输服务贸易增长加快。同时,部分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了制造业带动服务回流的现象,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面临收缩风险,中国服务进出口可能会面临更多贸易壁垒。

 

        2、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7 年一季度,服务业引领国民经济增长,其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0.1 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 1.3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56.6%,比第二产业高出 17.8 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61.7%。 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9.1%和 10.2%,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 1-2 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5.8%和 24.6%,均远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4.8%、 8.9%和 12.2%;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5.9%和 11.8%; 健康服务业、 旅游服务业、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3.8%、 11.3%和 28.8%。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也相应不断增强,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 1 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上表列示了中国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对各国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时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计算方法是一国某部门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部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该指标为相对值,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额为多少,该指标计算结果均在-1 至 1 之间,数值越大表示该部门贸易竞争力越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总体持续提升,缺乏竞争力的服务部门从 2015 年 8 个减少为 2017 年的 6 个。分领域看,服务贸易竞争力正从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贸易领域转换, 金融服务、 信息服务、 技术、维护和维修服务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服务等竞争劣势有所缩小。

 

        在国内外环境总体向好的同时,中国政府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府力度还在不断加大,将推动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 “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收获成果显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面临新的重大机遇。随着对外自贸协定谈判深入推进,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上升,将有效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繁荣。预计 2017 年中国服务贸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016 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情况

 

注: 1.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2.分类遵照《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监测制度》 2016 年 12 月修订版。
(来源:《服务外包》)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