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官微二维码
首页
>主要业务>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市场运行
下沉市场:中国消费的“金矿”
发布日期:2019-11-22 09:01 信息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球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近日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尼尔森消费趋势指数衡量,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为114点,高于100,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贾斯汀·萨金特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中国消费者趋势指数的这一良好态势与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态势相吻合。一方面,中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断深挖国内需求潜力,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则激发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有效促进了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镇青年”释放消费潜力

  报告显示,三季度中国各级别城市消费趋势指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一线、二线城市消费趋势指数分别为114点和119点,比2018年同期分别增长7个点、8个点。而三线城市消费趋势指数增长最为显著,为121点,比2018年第三季度增长10个点。

  “小镇青年消费的增加正是城镇化效应的缩影。”贾斯汀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在中小城市适度增加公共资源供给,并引导大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潜力。据尼尔森调查,中国下线城市拥有1.2亿潜力人群,他们对未来一年购买力持乐观态度。其中,有56%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元,26%的人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下线城市潜力人群愿意尝试新品和愿意升级的占比分别为31%和55%,高于上线城市24%和53%的水平。

  目前,小镇青年的消费潜力已经有所释放。据贾斯汀介绍,以快消品市场为例,截至目前,2019年中国的快消品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9000亿元,比2015年约增加1900亿元,其中59%的增长额都是由下线城市贡献的。

  更重要的是,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仍具备继续释放的空间。贾斯汀表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公共资源供给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升级的共同作用下,三线城市消费潜力人群将不断壮大。初步估算,未来,将有2亿农村人口进入新城镇化城市,下线城市中的重点城市人口增长将达到2.2倍。可见,下线城市消费潜力还具备极大增长空间。

  增加优质供给方能把握市场

  不过,在挖掘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时,贾斯汀也提醒,商家不能全靠拼规模、价格,只有在掌握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特点、趋势的基础上加大供给量以及品质供给,才能决胜下沉市场。

  贾斯汀分析,三线城市消费者主要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基本需求方面,三线城市消费者家庭支出逐年上升,他们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改善基础条件上,如15%的消费者愿意在住房改善方面增加支出,高于一线、二线城市5%的水平;14%的消费者愿意将更多的钱花在保健产品及服务上,高于一线、二线城市8%的水平。

  二是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自我意识更强。从社会层面看,32%的三线城市消费者能够接纳、包容不同的观念和现象,高于一线、二线城市的26%的水平,35%的三线城市消费者愿意更多地回馈或奉献社会,高于一线、二线城市29%的水平;从个体层面看,27%的三线城市消费者更加关注自我想法,高于一线、二线城市24%的水平,31%的三线城市消费者能够研究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高于一、二线城市23%的水平。

  三是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同样追求潮流与时尚。数据显示,56%的三线城市消费者喜欢被认为是时尚的人,明显高于一线、二线城市44%的水平;54%的三线城市消费者认为“我喜欢追求流行、时尚与新奇的东西”,高于一、二线城市的48%的水平。

  四是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产品。63%的三线城市消费者对新商品或新式服务有强烈的兴趣,高于一线、二线城市55%的水平,有56%三线城市消费者表示自己通常是新产品的早期使用者。而在一线、二线城市,这一比例只为48%。

  五是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愿意为明星代言买单。44%的三线城市消费者表示会购买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穿着或代言的品牌,高于一线、二线城市38%的水平。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杨舒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