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6974812100/2019-00125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19-06-13 发布日期: 2019-06-13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商务局
- 标题: 《济南市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规划暨示范建设规划(2019-2021年)》公示稿
- 发文字号:
一、总则
(一)规划目的
充分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科学引领济南市宜居商贸生活环境建设,高水平建设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形成“示范引领,有序推进,业态前瞻,服务有力”的社区商业建设的良好局面,特编制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享、融合、互动、品质”为基本理念,着力推进济南市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社区商业网点服务体系,构建功能齐备、优质便捷、运营高效、管理有序的便民服务市场体系,更好满足济南百姓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济南市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济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保障基本、多元发展;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四)规划范畴
规划范围:济南市中心城区范围。具体为: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1022平方公里。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的社区便民商圈规划建设参照主城区的社区建设标准执行。
规划对象: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商业网点及其组成的商圈。
规划期限:2019年-2021年。其中,规划近期至2020年6月。
二、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从2019年起,力争通过1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推进社区便民商圈“科学引领、示范带动”进程,形成一套符合济南市社区便民商圈建设的模式、路径和政策促进的可复制机制。之后,利用1-2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以“好邻中心”为支撑的“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初步建成功能齐备、优质便捷、管理有序、运营高效的城市便民商业服务体系,满足济南市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大幅提升济南市民生活品质,打造济南市美好生活中心。
具体目标:到2021年,打造以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和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为主要商业网点集聚形态的“好邻中心”,中心城区共计布局114个“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
近期目标:重点打造郎茂山社区便民商圈、吉祥苑社区便民商圈、南全福社区便民商圈、阳光新城社区便民商圈、北徐幸福里社区便民商圈等5个“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示范社区,至2020年6月,规划引导20个“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建设。
(二)主要任务
加快“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建设;增强便民服务商圈服务功能;创新便民服务商圈发展模式;推进便民服务商圈标准化发展;加强便民服务商圈运营管理。
三、规划内容
(一)布局规划
结合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规划,规划期内重点规划和建设以“好邻中心”为支撑的114处“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
表 济南市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规划设置统计表
图 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规划图
图 5-10分钟社区便民商圈规划图
(二)建设与发展引导
社区便民商圈业态组织:积极引进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便民服务商圈设立便利店和连锁超市,以连锁化生鲜超市或标准化智慧菜市场等为核心,融合早餐、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物业维修、社区照料、病患陪护、母婴护理、早教托管等生活服务业,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在便民服务综合体中融入老年餐桌、家庭服务中心、老年阅览室、托老所、社区养老病床等养老功能,以便民综合体+养老功能的“商养结合”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社区便民服务商圈建设为依托,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开发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平台,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载体,实现社区生活服务的“智能化”,打造理念先进、技术先进、模式先进的“智联社区”。
社区便民商圈网点组织:老城区鼓励采用社区商业街布局,引导不同商业业态相对集聚,形成空间集约、内容多元的社区便民商圈。新城区鼓励采用一站集中式或社区商业街布局模式,形成空间丰富、体验宜人的社区便民商圈。新规划区域鼓励采用一站集中式社区商业模式,有利于实现一站式消费。
特征社区商圈分类引导:安置类社区商圈;高精人才类社区商圈;教育类社区商圈;康养型社区商圈;产城融合类社区商圈。
四、规划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规划管理;编制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督导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