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浏览
|1. 商务部王文涛: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日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介绍了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发展数字贸易和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等四方面工作安排。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王文涛表示,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具体而言,要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包括扩大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服务、医疗等服务进口。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出口,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鼓励成熟产业化技术出口,推动知识产权、法律等专业服务走出去。在发展数字贸易方面,王文涛指出,要打造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建立健全促进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积极支持数字产品贸易,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促进专业服务、社交媒体等业态创新发展。
2. 全国增设29 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商务部11月3日对外公布,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决定,在全国增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上海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功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两江新区、广东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截至目前,进口示范区已达43个。新设立的进口示范区要从各自地区开放实际出发,切实强化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四大作用。
3. 进出口银行设立2000 亿元支持从RCEP 成员国进口专项额度。
为助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激发进口潜力,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宣布,设立2000亿元支持从RCEP成员国进口专项额度,聚焦外贸、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全力满足相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国进出口银行今年为第五届进博会打造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易惠全球+”。这一服务方案将通过科技、产品、客群、渠道四个方面同步发力,为境内进口商、境外出口商、参展商等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贯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跨境供应链全流程。
4. 第五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在苏州举行。
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之一,11月6日,第五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在视频致辞时表示,新加坡是中国第三大服务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中国将充分发挥双边自贸协定、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等渠道作用,继续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等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加快数字化发展、培育中新合作新增长点,打造重点项目、提升先行先试示范效应,持续推动中新服务贸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国和新加坡2021年服务贸易额达到499.5亿美元(701亿新元),同比增长35.3%。
5. 《世界开放报告2022 》:2012 年至2020 年中国开放指数提升5.6 %
11月5日,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2》。报告显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开放指数从2012年的0.7107提升至2020年的0.7507,提高了5.6%,排名从第47位提升至第39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报告指出,当前世界开放正经历变局,发达经济体在缩小开放,发展中经济体在扩大开放,基于新发展机制的开放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介绍,2020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491,比2008年下降了4.1%,世界开放在中期内的下滑值得警惕。此外,从2008年到2020年,金砖国家开放指数增长6.3%,“一带一路”经济体开放指数增长5%。
6. 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当地时间11月5日,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该班列始发于西安,满载光伏逆变器、电动压缩机、吸尘器等货物,总计运行9908公里。其顺利抵达标志着中欧班列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运行时刻表首次实现全程贯通,运输时间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相较之前的普通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各运输段均有固定的车次、线路、班期和运行时间,并重点对出入境口岸站换装、交接等作业环节予以合理控制,充分保证其境内外运输时间更加稳定。
7. 西藏大数据中心挂牌运行。
近日,西藏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在拉萨正式挂牌运行。西藏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建设而成。其中,拉萨主中心是区内建设标准最高、规模最大、服务最优的国家A级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现有机架3000个,林芝容灾备份中心正在加快同步建设。据介绍,目前,西藏已完成全区各级各部门491个业务系统上云工作,对接数据接口25个,归集数据4.33亿条。
8. 无锡江阴开通中日、中韩“服贸通”国际数据通道。
11月3日,在2022江阴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式期间,江阴正式开通中日、中韩“服贸通”国际数据通道。据悉,“服贸通”开通后,将让专线部署周期缩短50%,网络时延下降20%,通信成本平均降低60%,以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的显著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可靠的国际互联网访问服务,降低企业国际网络成本,推动企业安全快速地实现跨境数据交互、开展国际业务运营,进一步推动江阴的服务贸易更便捷,让江阴与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为江阴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9. 上海:八大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为“中国服务”贡献上海力量。
在《“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上海强化区域载体建设,积极培育服务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强产业和贸易联动,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规模。2021年至2022年,上海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其中4个入选今年的“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分别在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地理信息和语言服务四大领域各占一席。与此同时,首批获认定“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2个基地全面实现能级提升,为上海服务贸易不断蓄力。目前,上海8个国家级基地已全面覆盖文化、数字、中医药、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地理信息和语言服务七大领域,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健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提升“中国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贡献“上海力量”。
10. 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既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然而,制约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在统筹发展、数据确权、交易流通、数据定价、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通过改革创新发力破解。从创新趋势来看,激活我国数据要素价值需从4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加快数据要素有序流通;二是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强化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四是优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11. 菜鸟跨境项目中心仓落地济南 进博会上签下10 亿元日韩跨境电商大单。
11月5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济南交易分团签约仪式现场,菜鸟中心仓与日韩企业签订采购订单,签约金额10亿元。菜鸟中心仓于10月24日签约入驻济南综保区,该项目以“买全球+卖全球”为主线,在济南综保区租赁6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引入跨境电商知名平台企业落地开仓,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全市区位优势和遥墙国际机场口岸功能,以济南及周边地市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培育为重点,发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济南高新区、济南综保区等多个国家级园区功能叠加优势,为跨境电商参与方提供“国际物流+保税仓配+商品供应链+跨境供应链金融”四位一体的全链路、全渠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