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浏览
|1. 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额20 年增24 倍。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11月10日报道,欧亚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十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为3.6%。随着中亚五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外贸额也随之提升。俄罗斯仍是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亚与中国的贸易增幅更快,北京在当地的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莫斯科。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累计约400亿美元,几乎是俄罗斯的两倍,同期俄罗斯对中亚的投资为217亿美元。报道称,欧亚开发银行在最新的地区研究报告中指出,中亚地区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幅为6.2%,近10年是3.6%,五国2021年的GDP总量为3470亿美元。
2. 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将升级自贸协定 与印度正式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
11月12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东盟—澳大利亚峰会称,疫情再次展示了加强贸易联系在日益动荡的世界的重要性,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对本区域的增长更至关重要。因此,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寻求升级自由贸易区协定,并使之成为东盟首个承诺可持续发展的自贸协定。他很高兴三方官员正在寻求升级东盟—澳新自贸协定。东盟—澳新自贸协定自2010年生效,免除了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多达90%贸易商品的关税。协定今年3月正式开启升级协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商业与贸易情况。此外,东盟和印度在建立对话关系30年之际,正式把双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希望加强贸易和投资流动,以及在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疫苗生产与分销等新领域合作。
3. “丝路与金砖国家跨境电商产业战略联盟”签约,发出“厦门倡议”。
11月10日,2022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开幕式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并举行“丝路与金砖国家跨境电商产业战略联盟”签约仪式,发出《丝路与金砖跨境电商产业战略联盟厦门倡议》。贵州省贸促会、厦门市贸促会、重庆市贸促会、济南市贸促会、哈尔滨市贸促会、漳州市贸促会、龙岩市贸促会、三明市贸促会、铜川市贸促会、南安市贸促会、石狮市贸促会,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门经济特区中哈国际产业新城园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签约加入联盟。
4. 青岛入列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创新“国家队”。
11月12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该创新中心将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平台,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虚拟现实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的揭牌将进一步聚集上下游创新资源,打造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支撑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5. 空客天津投产首架A321 飞机。
空中客车日前宣布,在其位于中国天津的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投产首架A321飞机,进一步扩大并深化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表明了空中客车加强与中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心。十几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三区两港”综合优势,以吸引龙头项目为突破口,突出国际合作特色,推动航空产业快速聚集,如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目前,保税区已形成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和航空物流四大航空产业集群,涵盖研发设计、飞机总装、部附件制造、零部件生产、飞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训、飞机租赁等领域的近300个航空项目,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航空全产业链日益完善。
6. 中国数字经济呈现“弓箭型”格局。
11月1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公布“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从榜单整体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数字经济综合实力领跑全国。成都、苏州、南京等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驶入快车道,追赶势头强劲。数字经济二线城市发展初具规模,亟需优化要素配给、破解增长瓶颈。报告显示,当前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实力稳增,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加速追赶,区域“五极”悉数登场,中国数字经济“弓箭型”格局已跃然纸上。
7. 广州35 家企业入选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
近日,广东省商务厅公布了2022年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名单,广州数字贸易代表企业汇丰软件、广电运通(金融服务类),酷狗、三七互娱(文化娱乐类),卓志跨境电商、希音(贸易数字化平台类),本田技研、美的华凌(研发设计类),四三九九、简悦信息(信息技术类)等35家数字贸易企业入选首批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占全省龙头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广州市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把数字贸易作为促进传统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数字贸易规则对接与制度创新,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金融、数字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数字贸易规模从2018年的55.07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03.46亿美元,增长3.7倍,年均增长54.6%。
8. 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
11月15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暨数据交易成果发布仪式在深圳召开。活动现场颁发了首批线上数据交易证书、首批数据商证书、全国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证书,并启动首批线上数据交易。截至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完成登记备案交易415笔,交易金额超11亿元,覆盖金融科技、数字营销、公共服务等53类应用场景,其中跨境交易14笔,交易金额1115万元。未来三年内,深圳数据交易所计划交易规模超100亿元,设立100家以上合规工作站,培育、引入50家以上数据服务企业,对经济增加值贡献超过50亿元,建设成为交易规模最领先、数据资源最丰富、开发应用最活跃、流通支撑最有力的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在数据跨境、数据空间、数据资产入表等方面形成示范性成果,成为全国数据流通交易生态核心。
9. 顺丰双流项目 :初步构建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
从2018年至今,顺丰已经在双流国际机场周边布局了四个项目,分别是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物联云仓项目,顺丰航空中国西部总部项目。11月9日,德迅(中国)货运代理公司华西分公司在双流区的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开业。在“空中货运走廊”方面,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在飞国际定期货运航线30条,已初步构建起了通达全球重要经济体和地区的航空货运航线网络。从“天上”到“地上”,双流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
10. 中国与南非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助推非洲数字化升级。
11月7日至11日,非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非洲科技节于在南非的开普敦举行。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中移国际)与南非迈斯特派尔科技有限公司于8日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协作为电信、金融服务等企业构建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解决方案。中移国际中东及非洲区总经理王羿洲表示:“到2026年,非洲数据中心市场的投资预计将增长15%。借助此次合作,互联网、云服务等诸多领域的本土服务商将更便捷地使用高性能数据中心,进而共筑非洲数字未来。”
11. 浪潮信息获评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树立数字化转型新航标。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浪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JDM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领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一直是浪潮的重要战略,已经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下一步,浪潮将围绕数字关键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服务企业高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整体提升,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2. 在高水平开放中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表示,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角色。服务业开放格局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前沿技术与服务供给端的加速融合推动服务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在催生服务新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蓝庆新认为,当前我国在服务贸易制度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空间。全球服务贸易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涌现众多新业态,我国服务业的扩大开放需要紧跟服务贸易发展的前沿领域,强调对接国际高标准、高规则,推动构建高标准的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为此,我国需要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