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21-2035)》(草案)的解读说明
信息来源:济南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一、制定背景

商业网点规划是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济南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现行《济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年)》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济南市发展需要。围绕“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推动济南市培育建设黄河流域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背景,亟需编制《规划》,构建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相协调,与现代流通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商业体系。

二、决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商业网点分类》(GB/T 34401-2017)、《零售业态分类(GB/T 18106-2021)》、《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商流通函〔2021〕17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2号)、《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商流通函〔2021〕年第159号)、《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就业〔2021〕396号)、《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国办函〔2021〕10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办发〔2022〕9号)、《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鲁政字〔2021〕18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2〕42号)、《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济南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济政发〔2021〕10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支持首店经济和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济政办发〔2021〕18号)等。

三、出台目的

通过对全市各区县(功能区)现场调研,摸清全市商业网点发展的现状成就和不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趋势导向、结果导向”,围绕推动济南全市商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消费在济南构建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形成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相匹配的城乡商业布局;与黄河流域消费中心城市能级相适应的泉城商业新格局;实现更高质量商业供给,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高效的流通支撑,建设辐射全国的集散枢纽;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构建服务黄河流域消费中心城市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

四、重要举措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城市功能布局调整、老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消费功能区的改造,推动城市商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加快商品交易市场及市场集聚区发展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平台化交易、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流程、网络化协同、增值化服务。推动城乡农产品零售终端提档升级,引导市场入室经营,加快菜市场的标准化、公益化、平台化改造。

(二)提升城市消费国际化程度,推进黄河流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促进品牌建设。推动济南老字号传承发展,建立新消费品牌培育、孵化机制,形成老品牌与新品牌共生共融、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共同支撑的发展体系。推动济南老字号守正创新,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大观园、宏济堂等老字号和章丘大葱、明水香稻等地理标志产品开展“网上行”“进名店”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老字号开展跨界合作,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加强新消费品牌培育孵化,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积极搭建品牌孵化体系,孵化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孵化培育。促进内外贸融合。把握国内大循环“主体”,推动内外销产品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济南自贸区等为依托,组织企业入驻平台,有效拓展销售渠道;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国内订单,引导外贸企业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内销渠道:支持本地农产品企业出口转内销,组织出口转内销农产品展销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特色市内免税店。

(三)构建完善消费生态环境,健全商业服务链

完善商贸物流设施,积极提升商贸物流体系。打造现代化黄河流域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结合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建设配套专业化、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进一步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冷链物流发展以及专业物流等物流服务,大力培育“水陆空铁”立体化商贸物流格局的发展。积极提升会展、旅游、住宿、餐饮等在内的商业服务配套体系改善消费生态环境,有力支撑济南黄河流域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借助起步区会展中心建设机遇,培育优势消费商品及服务品类的品牌会展,引进一批国际贸易会展、国内产业峰会等展会。加大特色旅游商品供给,鼓励公共消费信息平台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的协调和服务功能。

(四)推动跨界融合,构建商业特色消费领域

充分挖掘济南泉水资源,高标准推动的趵突泉、百脉泉等七十二处泉水的开发,大力发展步游泉城、船游泉城、铛铛车游泉城、泉水探源、泉水民俗、泉水禅修、泉水人文摄影、亲子嬉水、泉水骑游、泉水自驾等旅游,培育推广济南特色泉水品牌: 加快济南名店名厨名菜、高端住宿供给、经济型酒店扩容提质、精品民宿品牌培育、地方餐饮名吃品牌、餐饮设施建设等工程。充分挖掘济南百花洲、芙蓉街、世茂宽厚里步行街等文化和历史遗存资源,打造历史体验旅游中心; 充分利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养结合中心等国际医疗康养资源,大力发展中高端养老、康养度假等产业。依托“东亚文化之都”等系列活动,建设山东国际时尚创意中心,打造特色消费体验中心。

(五)加快新型商业空间建设,完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

围绕轨道交通、高铁等交通设施,结合点、站、城,产业人口、区域文化等元素,推动 TOD 商业模式建设。建设站城商居一体化,加快推动济南西客站、唐冶南部、唐冶北部、新东站片区、盛福片区奥体西路沿线、洪楼广场、东仓、商埠区西、国际医学中心等地 TOD 项目建设,打造商业型站点、大流通枢纽型站点、居住服务型站点、产业服务型站点等,依据点、站职能、功能配置商业服务设施,结合“中国潮”等元素,实现商业主题化、差异化发展。采用点式、线式和立体空间推动地下商业及配套空间发展,无缝连接地上与地下商业,促进商业联通。地下商业街综合考虑周边商业业态,与地上商业错位发展,主要打造地下餐饮街区和偏向年轻化潮流化主题街区。利用矿坑等天然或后期形成的地下空间,开发地下酒店等商业业态。

(六)推动商业消费设施现代化改造,提升现代消费体验环境

推动商贸载体品质升级。对大型商业设施建筑内容、小品、商业动线等进行现代化改造。积极引入国内外一线品牌,发挥品牌集聚效应,吸引入驻济南老字号品牌、国外潮流品牌、一线运动品牌、奢侈典藏品牌、国内首店、城市免税店、网红美食等。打造“网红”打卡地,带动商圈人气,实现由单一功能向购物、体验、休闲、娱乐、定制等新型复合功能转变。

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上下游全链条一体发展。引导实体企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

五、关键词诠释

商业中心:指商业高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范围为超广域或广域的商业中心集聚区。分为都市级商业中心、城市(副)级商业主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商品交易市场及市场集聚区: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经有关部门和组织批准设立,有固定场所、设施,有经营管理部门和监管人员,若干市场经营者入内,集中、公开、独立地进行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等现货商品交易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交易场所,包括各类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市场集聚区指由多个商品交易市场在地域上集中发展的区域。

商业街区:由众多专业专卖店、餐饮店、服务店等共同组成,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商业街区主要分为特色类商业街区和综合类商业街区,其中综合类商业街区包含购物、娱乐、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功能;特色类商业街区包含美食街区、文旅街区、主题街区等。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解读机构:

济南市商务局 市场体系建设处

咨询电话: 0531-517020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