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浏览
|1. 证监会:今年以来外资保持流入A 股态势
6月1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今年以来,外资保持流入A股态势,1至5月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达1700亿元。近五年外资通过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深股通持有创业板股票市值增长超过11倍。方星海表示,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交易最为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此外,中国与境外市场不处在同一经济周期、中国资产与其他市场资产存在相关性差异,这些都彰显出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组合中的投资价值。
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15方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方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为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深入实施和用好协定提供指导和服务,推动协定红利持续释放,充分发挥RCEP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
6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当日,《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发布,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实施细则围绕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等具体内容共制定二十二条政策举措。以构建面向全球的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为核心,通过建立中国规制、标准,引导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全球再保险产业合作,为全球风险保障和金融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助力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风险保障格局和金融合作关系。
4. 《数字贸易研究报告(2022 )》 出版
近日,《数字贸易研究报告(2022)》出版,《报告》旨在对数字贸易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报告沿用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及《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对数字贸易的界定,即指可数字化交付国际贸易 (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gitally-deliverable services),包括可数字化交付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以及视听和相关服务的进出口。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判断数字贸易发展趋势;研究数字贸易开放水平;讨论数字贸易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
5. 中国网络文学亚洲传播效果凸显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国作家协会期间发布了《中国网络文学在亚洲地区传播发展报告》,总结了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情况,突出展示网络文学在亚洲各地传播现状、发展特点、传播路径等。《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主要覆盖北美和亚洲地区,亚洲地区市场约占全球60%,其中东南亚传播效果最好,约占海外传播的40%。
从传播态势看,网络文学在亚洲的传播总体上经历了5个阶段:中文发表出版阶段、翻译出版传播阶段、翻译在线传播阶段、IP开发阶段、建立海外生态阶段。主要以实体书出版、翻译在线传播、IP转化传播、建立本土生态、投资海外市场5种方式进行传播。从读者和作者构成看,亚洲地区海外读者年龄多在35岁以下,95后群体是阅读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本科学历读者约占60%,女性读者约占60%。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读者占比80%以上。亚洲地区本土化写作的海外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40岁之间,以80后群体为主力,女性占比近70%。